9月24日,2025年中国·武汉木兰风筝世界杯暨全国运动风筝锦标赛在黄陂木兰草原景区正式开幕。据了解,这是风筝世界杯首次落户中国,共吸引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的50余名顶尖选手参赛。同时举办的全国运动风筝锦标赛也汇聚了来自国内30支队伍的约120名选手。
中国风筝协会秘书长侯秋玲表示,运动风筝近年来发展迅速,武汉凭借其场地条件和赛事组织能力,在举办此类活动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且组织工作非常用心。此次国际赛事能够落户武汉,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活动主办方工作人员姚庆山告诉记者,本次比赛属于世界级规格。在武汉举办如此高水平的赛事,不仅在中国是首次,在亚洲也尚属首次。
国际选手在进行风筝表演。图/主办方提供
来自美国、拥有超过30年风筝运动生涯的John Barresi(约翰·巴蕾西)兴奋地表示:“这里的比赛场地条件非常出色,草原风景很美,氛围也很热烈,期待未来还能来到这里!”担任本次比赛裁判的罗热·特萨-甘巴西来自法国,拥有丰富的风筝节组织经验。他评价道:“木兰草原和风力条件非常适合放飞,对国际选手来说是极佳的体验。”
据了解,比赛项目包括四线个人芭蕾赛、双人芭蕾赛、团体芭蕾赛等。运动风筝之所以被称为“空中芭蕾”,主要是因为其在飞行过程中展现出优雅的姿态、高难度的技巧以及与音乐的完美配合,犹如芭蕾舞一般,极具观赏性与艺术感染力。开幕式结束后,多位国际风筝大师共同表演了四线运动风筝,行云流水的操作令现场观众赞叹不已。
北京队队员明先生已有二十多年放飞经验,他向记者介绍,四线风筝由一人控制四条线,使风筝在空中配合音乐完成转圈、悬停、斜飞等动作和造型。操作难点在于,无论风速和天气条件如何变化,都必须实现对风筝的精准控制。根据所选音乐和动作的不同,每位选手所表达的意义也各有特色。在放飞过程中,他能感受到激情与挑战。
侯秋玲进一步形容这种体验:当风筝在蓝天白云间盘旋时,仿佛在海洋中飘荡。手中的风筝与人合为一体,共同感知风的变化。
风筝在天空自在穿梭。图/主办方提供
湖北代表队领队李先生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自己已年过六十,队中还有七十岁的参赛队员,今年可能是他们最后一次参赛。平时大家在一起训练,或赴国外比赛,没想到这次能在家门口参与如此大赛。以往需出国才能见到的世界顶尖选手,此次齐聚武汉,令他倍感自豪。期待与其他选手一起享受比赛过程。
据黄陂融媒报道,木兰草原是全国第二大风筝放飞基地,已成功承办多届风筝赛事。2017年9月,中国风筝协会授予木兰草原“中国风筝放飞基地”称号。
姚庆山表示,此次比赛的举办为武汉提供了展示城市魅力、服务水平、城市建设和自然风光的良好机会。通过这类活动,也有助于促进中外运动员的交流,推动中国运动风筝事业的发展。
据了解,9月23日至29日,运动风筝四线个人、双人及团体芭蕾等竞赛项目将在木兰草原逐一展开角逐。活动现场还将呈现大型特色风筝展示、夜间发光风筝秀以及多项文化体验活动,在江城上空共同绘就一场竞技与文化交融的“天空芭蕾”。赛事组委会还策划了“风筝嘉年华”活动,让更多市民亲身感受风筝运动的魅力。
九派新闻记者 阳丹 符程郡 通讯员黄宣